出门五分钟炒股配资开户平台
流汗两小时
连吃冰淇淋都要加快脚步
生怕在路上就化了
尤其是今天
深圳市高温黄色预警信号
升级为橙色!
小福提醒大家
每天10点到16点减少出门
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温馨提醒
尽量避开10点到16点这个紫外线最强、气温最高的时段出门;出门记得携带遮阳伞、太阳镜、防晒霜等防晒装备。
展开剩余89%日常要养成主动喝水的好习惯,别等口渴了才想起补水,还可以适量饮用一些淡盐水、绿豆汤,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补充流失的电解质。
室内空调温度也别调得太低,26℃左右较为适宜,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让身体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高温下,人体排汗机制可能崩溃,引发一系列热相关疾病。轻则出现热疹、热水肿、热晕厥,重则发生重症中暑,如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同时,高温还是多种慢性疾病的“催化剂”,可加剧循环、呼吸、泌尿及精神心理疾病的发生发展,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有网友分享自己和家人
“热过头”的经历
直言:很后怕
也有网友提醒户外工作者
一定要多注意身体
据了解
高温高湿的“桑拿”模式下
一种致命急症的发病率
将显著上升——热射病
热射病发病速度极快
死亡率高达40%至50%
对于50周岁以上的人
死亡率甚至达到70%左右
据大河报报道
近日,河南一名急诊科医生
分享一则真实案例
一位外卖小哥
高温天送餐途中倒地抽搐
一量体温热到41℃,确诊热射病
据医生介绍
热射病病人到医院
很有可能要进ICU
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死亡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中暑最严重的类型,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又称经典型热射病)。
为什么会得热射病?
高温高湿的气候因素和高强度体力活动是导致热射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经典型热射病主要由高温和(或)高湿环境因素引起,通常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劳力型热射病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
热射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1.体温升高:体温升高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患者核心体温多在40℃以上。
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是热射病的主要特征,早期即可出现严重损害,表现为:
谵妄、嗜睡、癫痫发作、昏迷等;
还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表现,包括行为怪异、幻觉、角弓反张、去大脑强直等。
部分患者后期可遗留长期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语言障碍、共济失调等。
3.其他症状:头痛、恶心、皮肤发红、皮温升高、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肌肉痉挛或无力。
现场应该怎样急救处理?
1.将患者转移到阴凉的地方。
2.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迅速给患者降温:
将患者浸泡在浴缸的凉水里;
将患者放在凉水淋浴下;
用浇花的凉水喷洒在患者身上;
用凉水擦拭患者的身体;
凉湿毛巾或冰袋冷敷头部、腋下及大腿根部;
天气干燥时,将患者裹在凉水浸湿的单衣物里用风扇猛吹。
3.热射病患者的肌肉可能发生不自主的抽搐。遇到这种情况时,要避免患者伤害到自己。不要在患者的嘴里放任何东西,不要试图给患者喂水。如果患者发生呕吐,翻转患者的身体使其侧躺,以确保其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发生。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体温持续升高,甚至超过40℃,应及时就医。
2.头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持续性头痛时,应该及时去医院就医。
3.肌肉痉挛:在高温环境下或重体力劳动后出现全身肌肉,尤其是四肢肌肉不自觉的抽动,应及时就医。
4.呼吸浅快:呼吸速度加快,超过20次/分,吸气吐气量小,应及时就医。
5.恶心:有想呕吐的感觉但是又吐不出来,此时应及时就医。
如发现以下情况的患者,应立即送医或协助拨打120:
1.昏迷:丧失意识,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没有反应;
2.极度虚弱:感觉没有一点力气,几乎动不了时;
3.意识模糊:无法准确地感知周围人或事物,如不知道自己在哪、不知道其他人在说什么;
4.谵妄:精神错乱,胡言乱语;
5.癫痫:全身肌肉不自主的抽搐,没有意识,对外界刺激没有任何反应。
热射病的8大认知误区
小福带你一图读懂
↓↓↓
发布于:北京市华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