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讲述历史上的今天:中国民航首起劫机案始末股票配资知识官网
1982年7月25日,中国民航史上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劫机事件。当天上午8时整,中国民航2505号班机从西安机场准时起飞,这架苏制伊尔18四发涡轮螺旋桨客机载着72名乘客和8名机组成员,向着目的地上海平稳飞行。这架诞生于50年代的老式客机,虽然技术已经相对落后,但在当时仍是中国民航的主力机型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80年代初期的中国民航还保留着严格的乘机制度。乘客不仅需要出具单位介绍信,还必须具备副处级以上干部身份,且必须是因公出差。即便符合这些条件,高昂的票价也让普通百姓望而却步——一张北京到上海的机票要64元,相当于当时普通工人两个月的工资。不过,机上服务却堪称奢华:空姐会发放熊猫或中华香烟,国际航班甚至赠送茅台酒,餐食包括红肠、冰淇淋和各种酒水饮料。
展开剩余70%这架航班上有29名外籍乘客,包括19名美国人和10名日本人。当飞机飞行至无锡上空,即将降落上海时,意外突然降临。5名操着陕西口音的年轻歹徒突然发难,其中3人持刀冲进驾驶舱,另外2人在客舱控制乘客。他们威胁机长杨继海飞往台湾,并声称携带了炸弹。
时年52岁的杨继海机长是位经验丰富的老飞行员,1948年参军,有着30多年的飞行经验。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他沉着应对,一边与歹徒周旋,一边机智地通过无线电向地面发出劫机警报。当通讯设备被歹徒破坏后,杨继海又以不熟悉航线为由,驾驶飞机在无锡和上海之间兜圈子,为反劫机争取宝贵时间。
在客舱里,机械员和报务员成功将情况传递给乘客。在工程师俞福坤的带领下,乘客们拿起拖把、汽水瓶等物品与歹徒展开搏斗。激烈的近身肉搏中,多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受伤,但最终制服了4名歹徒。穷凶极恶的主犯孙云平在绝望中引爆了携带的炸药,所幸飞机已降低高度,未造成致命损伤。副机长阎文华和领航员黄振江冒死将其制服,黄振江更是在千钧一发之际用救生斧劈中孙云平头部,解除了爆炸危机。
在飞机严重受损、燃油即将耗尽的情况下,杨继海机长凭借精湛技术,关闭一个发动机节省燃油,最终将伤痕累累的飞机安全降落在上海虹桥机场。事后调查显示,这5名劫机者都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因长期收听敌台广播,企图劫机投奔台湾获取赏金。他们通过行贿等手段获取机票,并成功将炸药和刀具带上飞机,暴露出当时民航安检的重大漏洞。
1982年8月19日,5名劫机犯在上海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这次事件促使中国民航系统全面加强安保措施,包括组建专门的反劫机小组。机长杨继海后来升任中国西北航空公司副总经理,1991年光荣退休。这起惊心动魄的反劫机事件,展现了中国民航人的英勇无畏,也成为了中国航空安全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发布于:天津市华融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